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苏东坡是如何理解艺术与绘画的?
《东坡之眼》一书从艺术史角度勾勒苏轼的一生。在书中,作家金哲为从一幅幅具体画作入手,讲述它们对苏轼产生的影响,以及画作背后的文人交往趣事,勾勒宋代书画史脉络,并带领读者走进宋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作者金哲为专注于中国艺术史领域的写作。他介绍,少年时期的苏轼浸润于蜀地悠久的绘画传统和家族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很早就阅画无数。本书前四章的首要目标便是着力拣出苏轼的早年所见。“然而我们对这部分的了解主要来自苏轼中晚年的回忆和触景生情,写作中不可避免地要穿插进他人生的不同时期——尤其是他有大量空闲品评所藏、追忆往昔的贬谪时光。”本书第五、六章分别从苏轼与王维、吴道子以及文同的“邂逅”展开。最后三章则选取了中国画中常见的三种意象——贬谪山水、马画、田园山水,对应了贯穿苏轼人生后三十年的三对主要矛盾,包括“江湖与庙堂”的矛盾、“进取与退守”的矛盾、“想归去与归不去”的矛盾。
▲《东坡之眼》
金哲为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5年7月
在金哲为看来,苏轼的诸多成就中,文学和艺术堪称两顶桂冠,艺术则又可以细分为书法与绘画——当中尤以绘画一项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简言之,苏轼创立的“文人画”赋予了中国绘画全新的意义,彻底改变了其接下来近千年的走向,并重新建构了中国乃至东亚绘画鉴赏的知识体系。“作为一名艺术史作者,我无意为苏轼立传,也自知无力呈现东坡完整的一生和丰富的面相,初心只希望能得当中一面之仿佛而已。”
金哲为说:“众所周知,苏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擅画枯木竹石,据他自评已入‘神品’),更是一位伟大的鉴赏家兼画评人。然而鉴于他少得
举报/反馈股票配资免费平台,炒股杠杆软件有哪些,最新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