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能听到这类话:“用点劲别怕疼才有效果、刮得越紫䓯素越多、使劲把那块硬结揉开”……听多了你是不是也觉得疼痛就意味着理疗起作用?快摒弃这种错误观念!传统养生早就强调过,要是操作时用力不合适,不光可能没效果,还可能有不好的后果,重点是得知晓,人体自身有一种特殊的保护机制,也就是“气在肤表”的原理。
气在肤表,保卫身体的温煦薄雾
这里说的气,就是传统养生讲的卫气,它就像一层看不见的轻雾,专门在皮肤和肌肉之间那片地方活跃,它的作用主要有这些:
充实肤表:是抵御外邪的一道保护线
控制毛孔开关,灵活调节体温和排汗,不让病邪进来,它不在深部筋骨,就在皮肤之下,体表轻轻按触就能感受到。
轻重之谜的关键:卫气的喜恶轻柔、顺畅、不蛮缠
理解卫气脾气,就知道为啥手法不能重。
展开剩余69%雾露之溉,怕蛮力干扰
《黄帝内经》里提到“雾露之溉”,意思是卫气就像早晨的雾气那样,温和地滋养着体表,一直轻柔地守护着人体,让气流能顺畅地运行,要是在这个时候粗鲁地按压、拍打或者刮擦皮肤,就跟一阵狂风把原本弥漫的薄雾吹散了一样,反倒会引起身体的本能反应,也就是毛孔收缩,保护机制开始启动,气流也就被阻碍了。
太重的手法就成了虚邪贼风
《黄帝内经》把人体要躲避的侵害叫做“虚邪贼风”,可惜很多人自己使劲按揉、机械刮痧,就是在给自己弄这类“贼风”,使劲过度,会让体表本来通畅的气血乱了,产生不舒服,反而更重了
司开阖一乱,调温就失常
卫气对毛孔开闭的调节很是巧妙,要是使劲揉搓,就好像硬去扣扳机孔似的,会让它自动调温、抵御外邪的功能打了折扣,比如过度拍打后出现紫癜或是浮肿,这就表明皮肤里营养和卫气的流通都受到了影响,卫气也没法好好地充盈皮肤。
正确手法是当引导者,不做破坏者
了解气在皮肤表面的特点,手法用力就应该像顺着水流轻轻拂过一样:
拍打的时候,要像轻拍浮尘或者弹棉花那样,轻轻的、均匀的拍,让皮肤微微发热泛红就差不多了,要是去追着疼痛拍,那就不对。
推拿的时候,要是碰到皮肤下面的硬点(也就是结节点),得耐着性子、缓缓地推拿推动,力度得达到手指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点松动变化,慢慢变得软韧,那就算有效果。
推揉的时候,得跟梳理头发一样轻轻地顺着身体的方向推压,让皮肤能在肌肉层上自然地滑动起来,重点就是要感受到那种舒服又温热的状态,不要使劲去拉扯那些绷得紧紧的部位。
刮痧的重点在“透、轻、到”中等的力气,出来一层均匀红色或小点,痧象说明气被引到表面正通着。刮出大片紫斑甚至破皮,那是伤到皮肤自己的保护了。
怎么知道自己力气用“过”了?身体在这样喊停
皮肤疼痛勉强还能忍受,按完以后却更加僵硬;做完护理之类的事情后感觉特别疲惫,还特别怕风吹,做完后皮肤看起来暗沉、没有光泽,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基本上说明操作的力度太大了,不仅皮肤承受不了,还可能影响身体的正气,让人感觉不太舒服、不够稳定。
别再被“痛才有效”误导了?照顾好卫气才是真健康!“气在肤表”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的是轻柔、和缓的手法。用对劲,唤醒身体自身顺畅的修复力,比使劲硬来效果更好。
发布于:湖北省股票配资免费平台,炒股杠杆软件有哪些,最新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