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访华的专机刚在新德里落地,一场风暴就直接刮向了华盛顿。
印度能源部长普里,用一种近乎宣战的强硬口吻,通过媒体公开回击了美国刚刚宣布的关税制裁。美国前脚宣布将印度进口产品的关税从25%直接翻倍到50%,普里后脚就顶了回去。
这第一枪,打得又快又响。
靶心,正是美国指责印度“倒卖”俄罗斯廉价石油,牟取暴利。
美国的算盘很简单:俄罗斯被制裁,石油只能折价卖,印度低价买入,再加工成成品油高价卖给欧美,两头通吃。华盛顿认为,新德里这是在发战争财,更是在破坏西方的制裁阵线。
但普里的回应,直接撕开了美国的遮羞布。
他对着镜头说,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不仅完全合法,而且是在帮全球市场的忙。要是没有印度这个巨大的买家吸收掉俄罗斯的产能,国际油价早就冲破每桶200美元了。
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们印度在当“稳定器”,你们美国非但不感激,还反咬一口?
这背后,是印度早已看穿了美国的底牌。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用的是“限价令”,而不是像对伊朗、委内瑞拉那样的全面禁运。为什么?因为俄罗斯是全球能源市场的巨鳄,真要一滴油都不能出口,全球经济会立刻休克,第一个反噬的就是美国自己。
所以,华盛顿搞了个不伦不类的“价格上限”,既想打压俄罗斯,又不敢彻底撕破脸。
这个漏洞,被印度抓得死死的。
普里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所有的交易都在G7设定的价格上限之下,用的是美元以外的货币结算,完全合规。你们自己定的规矩,凭什么我们遵守了还要被惩罚?
这种“双重标准”,就是印度反击美国最犀利的弹药。
更何况,印度手里还有数据。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金额同比增长了41%,但成品油出口的增幅只有17%。这个数字,直接打了美国“倒卖牟利”指控的脸。如果真是大规模倒卖,出口增幅怎么可能远低于进口?
这场舆论战的背后,是印度国家战略的根本性转向。
过去,印度对美国多少有点“敢怒不敢言”。但这次,莫迪的中国之行,显然给了新德里充足的底气。
就在几天前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中方明确表态,愿意和印度在能源、科技等领域深化合作,聚焦共同利益。
这话听起来是外交辞令,但在美印关系紧张的节骨眼上,这就是最直接的背书。潜台词是:美国不跟你玩,我们跟你玩。
印度国内的算盘也打得非常清楚。
对美出口那几百亿美元固然重要,但为了这点市场,就要牺牲掉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自主权,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关键的是,印度有一个“制造业强国”的野心。连续六个季度,印度制造业增速都保持在5%以上。但光靠美国那个日益空心化的市场,根本撑不起印度的雄心。
谁能帮印度?只有中国。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能为印度提供它现阶段最需要的基础工业支持和技术。虽然目前还只是在产业链的下游合作,但这已经让印度尝到了甜头。
一边是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只想让印度当棋子的美国,另一边是能提供实质性产业帮助的中国。这道选择题,对莫迪来说并不难做。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并置:
莫迪在中国谈合作、拿支持,稳住大后方;能源部长在国内开火、怼美国,守住能源生命线。
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这场冲突,也宣告了美国数十年“拉拢印度”战略的失败。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自己都承认,华盛顿努力了几十年,想把印度打造成“印太战略”里遏制中国的关键一环,但收效甚微。
美国以为,给点好处、施加点压力,就能让印度俯首帖耳。但他们忘了,印度是一个有13亿人口、同样有着大国雄心的国家。妥协和退让,换不来美国的尊重,只会换来得寸进尺的压榨。
当下的局面,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
它非但没能把印度变成反华的棋子,反而用自己的傲慢和短视,亲手把印度推向了中俄。
一个由中、俄、印构成核心的新兴大国合作框架,正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不再仅仅是关于石油价格的争吵,这是一场关于国际秩序主导权的摊牌。印度用行动证明,它不想再玩美国制定的游戏了。
股票配资免费平台,炒股杠杆软件有哪些,最新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